电影之所以经典,在于其「可一不可再」;然而电影是否能称之为经典,则有赖观众的确认。由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时隔36年重新上映,笔者日前重看后,几可确认他就是我心目中无可取代的经典电影。
犹记小时候看《英雄本色》,印象最深刻就是叼着牙签、身穿披风的Mark哥(周润发饰),当时觉得他不只外型俊朗,开枪有型,重情重义的形象更深植我心。而片中的台词如「我不做大哥已经很久了」(用粤语念更有味道)和脍炙人口的主题曲〈当年情〉更一直深印脑海。随着对情节更了然于心和观影经验的增加,现在的我重看后对本片的喜爱更是有增无减。过去我可能将《英雄本色》理解为浪漫的黑帮电影,会有这样的理解可能源自于那慢动作、手持双枪等无可取代的吴氏印记,也可能是发哥和狄龙浓烈厚重的兄弟情谊促成其浪漫;然而此次我赫然发现,在浪漫之外,《英雄本色》也是一部相当写实而残酷的电影。
其写实在于告诉你:即便当警察的宋子杰(张国荣饰)再怎么努力表现,「受刑人的弟弟」这个标签就是会一直跟着他,让他里外不是人(正如日片《手纸》里受刑人玉山铁二的弟弟山田孝之,亦因此求职四处碰壁,只想去一个没有人歧视他的地方);其写实在于跟弟弟说「给我一个机会」的宋子豪(狄龙饰),努力想要重头来过,外面的世界却不允许他这么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怎么可能了断?
《英雄本色》狄龙与周润发
其写实更在于,即便最后Mark哥伙同宋子豪成功复仇后,两人仍杀不出生天,受尽成哥(李子雄饰)欺凌的Mark哥最后仍死于他的暗算,而宋子豪也必须付出坐牢的代价。然而《英雄本色》结局虽如此残酷,我们却不会感到这是一部警世意味浓厚、想强调「歹路不可行」的电影;相反的,吴宇森对江湖兄弟情谊的讴歌,对亲兄弟由反目到终于相互理解过程的深刻描绘,让本片的情义魅力满点,成为它历久不衰的关键因素。
无论是子豪出狱后跟落魄的Mark哥说「你怎么跟信里写的不一样」时,Mark哥眼里尽是委屈、惆怅、欲哭未哭的纠结眼神,或是最后因着Mark哥死而震憾、因着哥哥竭力帮他至几近没命而感动的子杰,眼中满是感慨、释怀又不舍的复杂情绪呈现,都让人好生疼惜,感动于他们的兄弟情谊。
《英雄本色》周润发
《英雄本色》的三大演员周润发、狄龙、张国荣在本片都有称职而精采的表演,周润发、狄龙分别因本片拿下了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的影帝,张国荣在本片也有不可小觑的魅力。有论者认为他的个性过于冲动,在片中已经中计一次怎么还敢单枪匹马?然而这样过于「素净」、耿直的性格描绘,正巧凸显张国荣驾驭此角的功力。从初始眼中只有黑白两色的视界,经历了一场生死交关的激战,拓展出这世界尚有灰色地带的夹层,让他的冲动收束了一些,他的世界观改变了一些,对亲哥哥的感情也回来了一些。张国荣最后几分钟完全不假台词、只靠眼神就完成了这样心态和精神上的蜕变,让本片提升了一个层次,变得分外好看。
《英雄本色》张国荣
《英雄本色》不只在当年拿下了很好的票房,在港台颁奖典礼上都有相当斩获,更影响了后续的不少电影。《食神》里周星驰用美元点雪茄的镜头即是谐仿《英雄本色》里发哥同样的动作,韩片《鸡不可失》片中更插入〈当年情〉一曲致敬《英雄本色》,足见其影响力之久远乃是超越时间和国界的。多年来也有许多制作公司想再挑战翻拍,演出「宋子豪」一角的狄龙却始终不愿点头参与,即使对方暗示片酬丰厚也不为所动,日前狄龙受访时,他娓娓道来箇中原因:
「物是人非,你怎么再找一个张国荣给我?让人有个思念、有个追忆就好。」
的确,《英雄本色》经典地位的无可撼动,能够坐稳经典的原因也不只来自于张国荣,同时是另外两位「大哥」级演员狄龙、周润发的无可取代。我想,让这部片留在我们心里,就是对待它最好的方式。观看过后也不免感伤,像这样纯港汁原味的港产黑帮片,早已不复存在,难以觅寻,徒留唏嘘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