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于旧版的警世寓意
严格来说,《夜半鬼哭声》的恐怖效果与故事编排皆逊于原作,但这个不甚理想的改编仍有可观之处。有别于原作的佛教寓意与道德训示,《夜半鬼哭声》将焦点放在人性的贪婪,使故事中的李家从平凡无奇的受害者,变成争权夺利的毒蛇窝。就连月娥也是因利益薰心而惨遭杀害。在这个前提下,玉芬的形象自然比原作更加正邪难辨。而原创角色驱魔师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玉芬留下的空缺,从一位心地善良的局外人角度,目睹人心被欲望吞噬的过程。
新旧两版的玉芬都无法逃离李家,不同的是,一个是逃不走,一个却是不愿逃走。《女哭声》的玉芬受制于传统伦理,《夜半鬼哭声》的玉芬则受制于权力欲。她一心一意想击溃申夫人,以守护亲生儿子成为当家,这个渴望在附魔的申夫人怀孕后更加明显。表面上,这是避免邪魔之子危害世间,但对玉芬而言,这也是铲除所有绊脚石的大好机会。即使邪魅已除,人性之恶仍在李家盘旋不去,反客为主的玉芬究代替灭门的李氏一族,成为大宅的禁脔。
从玉芬之子十年后的阴森表情,以及电影曾提及的政变行动,电影似乎暗示「权力」就像四处附体的邪灵找到了新宿主,也应验了玉芬望子成龙的期待。但就像同为古装恐怖片的《物怪》及《尸落之城》所探讨的,权力既是救国之剑,也可能在心念一转下变成吞食人民的嗜血猛兽。李家么子与僧侣在片头对降魔宝剑的争论,其实也正好呼应了这个主题。虽然《夜半鬼哭声》的整体成绩平平,但这个别出心裁的收尾,却让它在最后一幕达到了凌驾原作的高度,也可说是意外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