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嘘八百:京都篇》: 聚焦小人物的无能为力致敬经典增添趣味

影视影院影评人气:6312时间:2023-03-23 00:25:20

怀才不遇、满腹热情的艺术家,意外活在一个只有赝品才受珍视的年代──《嘘八百:京都篇》(We Make Antiques! Kyoto Rendezvous,2020) 延续上集,将《嘘八百》里头受观众喜爱的搭档故事继续说下去。

曾以《百元之恋》提名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导演的武正晴,擅于观察小人物生活细节,《嘘八百》(2018) 是他融入窃盗电影类型叙事的喜剧作,调性轻松,这次在续集也不改风格,欢腾之余,加入少许生活中的无奈与苟且来提味,亦与好莱坞犯罪类型经典偷师,整体把握有度。

《嘘八百:京都篇》剧照。

 

《嘘八百:京都篇》延续前作架构新意略显不足 

《嘘八百》核心本是无奈,佐佐木藏之介饰演的工艺师傅对陶器有深厚热情,却只能透过制作赝品来缓解生活困窘;万没想到,直到他遇见中井贵一饰演的奸诈骨董商,自己的作品才终于有重新「计价」的可能。骗徒与奸商惺惺相惜,在满是功利算计的社会中,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小奸小诈其实不值一提,故事基本魅力于此建立;续集《嘘八百:京都篇》则是原封不动复制架构,再另外加入一个新变数:由广末凉子饰演的美女茶道师,向两位主角提出联手扳倒艺品巨鳄的委托,扰动工匠与古董商一冷一热的组合,化直线成三角。广末凉子的美貌让角色说服力天然成立,但故事走马看花,新角色没有太大发挥,看点还是回到佐佐木藏之介与中井贵一的一搭一唱。

《嘘八百:京都篇》剧照。

首集《嘘八百》以「茶圣」千利休失传茶器为题,佐佐木藏之介潜心制造赝品,为了以假乱真,反而意外探触到「真」之内涵,打开与千利休茶道精神跨越五百年的精神通道。武正晴与编剧足立绅的操作得宜,艺术匠人精神意外动人,这次《嘘八百:京都篇》将舞台搬到京都,无法重复首集已经展示过的千利休,便选择其徒古田织部的茶器,用同样手法将故事说下去,古代大师的精神呼应依旧,佐佐木藏之介揣摩匠人神态的表演也十足动人,可惜这套叙事手法在前作已经使用,这次就短少几分新意。

《嘘八百:京都篇》剧照。

 

向犯罪经典《刺激》 偷师

《嘘八百:京都篇》较为有趣的环节,在于向好莱坞犯罪经典偷师。尾段关键骗局透过电视转播进行,佐佐木藏之介、中井贵一的赝品团队,配合吹越满饰演的电视台暗桩,联手合演骗局,力求在转播节目中翻倒艺品龙头。电影在尾段已经显露疲态,用打闹的喜剧效果,去填补称不上高明的骗局,但骗局结束之际,最后一手却借用好莱坞犯罪经典《刺激》(The Sting,1973) 的戏法,由意想不到的第三方势力终结骗局。主角看似呈现败势,最后关头声东击西,扳回一城,这个技巧本身就属隽永,也等于是导演召唤《刺激》当中劳勃瑞福与保罗纽曼的经典组合,鼓励观众把佐佐木藏之介与中井贵一的形象与之相对。多了点致敬类型经典的影史趣味。

《嘘八百:京都篇》剧照。

生活中本来就充满苟且,你骗我我骗你,说到底都是为了向生活本身低头。《嘘八百:京都篇》用了小人物「不得志」情结去表现这个核心价值,艺品师傅已经向生活妥协太多,最后反而要打破一些道德规范与法律枷锁,才能「讨」回些许劳动尊严与艺术追求。

我想,武正晴的核心关注仍有强烈连续性,《嘘八百:京都篇》虽然看得出商业制作在细节上的不尽理想,但其对于小人物尊严的反覆打磨仍有魅力。《嘘八百》中,两个中年大叔的相知相惜、浮想联翩;似乎正与《百元之恋》结尾两个沦落人黯然离场的身影,证成阳面阴面。继续看这些电影,欢笑之余,观众被提醒生活中的问题尚未解决,适应亦不代表超越。

《嘘八百:京都篇》剧照。


© 2021-2022 www.yingshiyingyuan.com

© 2022 影视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