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起来太无厘头了,但每个人该用什么心态面对困境本来就没有、也不该有个标准,重点是如何让青少年能够强化自己,踏过自己受伤的尸体继续往前迈进──我想电影应该是想传递如此hopeful 的理想,可惜每个环节的衔接似乎抓不准节奏也失去重心,想死的理由大多几句带过,单薄且无感。
十二个角色毕竟是不少的份量,如果还想维持日影一贯的慢步调前行,别说2 小时不够用,再给2 小时都只能演完六人份啊!
这哪位?这可是饰演「4号」凉子的桥本环奈哦!
所以,说好的密室推理呢?
首先,本片中所谓的密室,并不是大门被锁死或是走出医院就会被射杀或是触电,纯粹只是他们「不想」出去;而所谓的推理,配角的「8 号」大宙随便一个小推测都比主角「5 号」的慎次郎来得精采。
慎次郎仿佛获得上帝视角,单靠一些杂鱼线索就得知一切零误差的真相,可能现实中的推理本来就不像「真相只有一个!」或是「我要以爷爷的名声发誓!」那样来的戏剧化,但毕竟《十二个想死的孩子》就是货真价实的电影,它不戏剧化难道我来吗!
北村匠海饰演「9 号」信夫,无神的双眼仿佛一切事不关己。
由此向外审视,自然也不用期待电影会像预告片透露的氛围那样有任何惊险的追逃戏码,一切都是如此和平,顶多就是有人被推下楼梯摔破额头(这叫和平?)。
预告画下的大饼在正片无法被消化,集结所有可以利用的要素却没有推向高峰的实力,虽然我怀疑这点可能要从原作开始追究,毕竟神展开后的神结局就像是泼了一桶冷水。
高杉真宙饰演「1 号」智司。大费周张召集大家的目的是?
不过,如果能像法医一样将这部片肢解开来──因为电影不够惊悚,我只好用词可怕点──题材以及背景设定上即便看完后还是吸引人的,只是要想改编成电影,在剧情编写的去芜存菁上可以再更大胆些,不仅说完故事,还得说好故事才行。
十二分之二个想表扬的少年
其实由北村匠海饰演的「9 号」信夫也是其中较为亮眼的角色,亲切的外表走无气力路线,谁也料不到他会位于事件核心。但其中会让我想在之后继续关注的,还是属「1 号」召集人智司与「7 号」安里了,两者相对的立场与各自对生死的观点在十二个人中最有看点,站稳众人的中心位置。
从1 号到12 号,内心各有所思的少年少女们。
杉咲花饰演「7 号」安里。她是否就是杀害第十三人的凶手?
高杉真宙天生的领导魅力与安定感,虽然只是担任电影中的主持角色还是挡不住他的存在感;杉咲花饰演让人摸不清底细的安里,果然符合期待,偏激又疯狂、高傲又冷静。相较之下在宣传期间大力捧高的桥本环奈,她所饰演的「4 号」凉子一角,在《十二个想死的少年》中却只是故弄玄虚,实际上毫无发挥空间,很可惜地被归在鸡肋角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