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程伟豪执导的《红衣小女孩》( The Tag-Along ) 为台湾恐怖片注入一股复古兼创新的活水。《红衣小女孩》既令人想起八〇年代异想天开的神怪电影,又巧妙地利用台湾民俗重新诠释当代的都市传说。都市传说跨文化及容易变异的特质,让程伟豪与编剧简士耕得以放手打破民间信仰的传统框架,大肆挥洒各种混搭的创意。
从《红衣小女孩》的背景设定,不难看出东西方恐怖路线交杂的痕迹,而片中的合体飞蛾与魔神仔群,也有浓厚的怪兽电影风格。但片中对台湾社会议题的探讨,仍让我们从中找到熟悉的归属感。而2018 年我们盼到了系列外传:《人面鱼》。
系列好评,再推前传《人面鱼》
从第二集开始,剧本以自创的世界观将「虎爷」与「魔神仔」这两种独立的概念,放在善恶天平的两端,任它们繁衍出各自的生态系与结构。而魔神仔也从原先行为动机不明,代表大自然反扑力量的存在,变成吞噬人心的危险生物。《红衣小女孩》系列中善恶两军交锋的布局就此成形。无论是何种都市传说,只要能以上述的理论架构自圆其说,就能顺理成章的加入这场气势恢弘的神魔大战。
然而让观众印象深刻的红衣小女孩退场后,新加入的敌人「煞魔神」,以及更庞大的世界观,是否有足够的魅力让此系列脱离「红衣小女孩」的阴影,自力更生?这是名为前传,实则续篇的《人面鱼》所遭遇的最大考验。
鱼肉好吃吗?《人面鱼》的考验
从结果来看,由庄绚维执导的《人面鱼》的成绩尚属乐观。回归编剧岗位的简士耕仍稳扎稳打地处理「对抗魔神仔」与「人际冲突」这两条平行工整的故事线。他的剧本优点在于不贪多,即使手上有越来越多的素材要处理,他还是能将其简化为纯粹的独立篇章,看起来既干净又清爽。他也一如往常的在故事中掺入赚人热泪的温情元素,成为让恐怖片更易入口的绝佳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