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拉辛正传》: 人生到底要像巧克力还是酥炸球?能不能像是咸酥鸡、臭豆腐或凤梨酥?

影视影院影评人气:5170时间:2023-05-01 03:27:40

【影评】《拉辛正传》: 人生到底要像巧克力还是酥炸球? 能不能像是咸酥鸡、臭豆腐或凤梨酥? 首图


阿米尔罕主演的电影《拉辛正传》,是改编自劳勃辛密克斯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经典名片《阿甘正传》的印度版本,从改编剧本到实际拍摄完毕,总共花费了20 年的时间才总算制作完成。

 

如何将映衬美国的《阿甘正传》化为印度风味

如果你曾看过《阿甘正传》的原著便会知道,这本小说其实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将主要核心给放在一些历史事件的恶搞上头,因此也显得较为锐利,与后来电影版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同,并没有那么强调温馨感人的氛围。

《阿甘正传》原著小说近年在台由避风港文化出版发行

《阿甘正传》原著小说(避风港文化出版)。

你可能会有兴趣>> 汤姆汉克斯主演,奥斯卡六项大奖肯定的90 年代经典电影《阿甘正传》同名原著小说这里看

不过虽说如此,在电影版的《阿甘正传》里,美国的一些历史事件依旧是不可或缺的要素,除了足以令观众会心一笑以外,同时也是这部片在召唤怀旧气息上的重要一环,因此使得美国本身,就这么成为了《阿甘正传》的另一个隐藏主角,与阿甘这个角色正好起了一种对比般的效果。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

也因为这样,《拉辛正传》想将《阿甘正传》改编为印度版本,似乎便得在这些情节里做出不少改动,才能让整体精神与原版较为接近,展现出角色与整个国家的对比效果。

《拉辛正传》。

《拉辛正传》。



然而,至少就预告来看,《拉辛正传》的主线剧情,却似乎与《阿甘正传》看起来如出一辙,因此也让人好奇这部电影究竟会怎么处理这则理应无比「美国」的故事。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


《拉辛正传》深入角色与风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就某些国外影评表示,《拉辛正传》并不像《阿甘正传》那么重视真实历史元素,而是将焦点集聚在主角的人生故事,因此比起《阿甘正传》而言,《拉辛正传》在角色情感上的表现,则甚至比原版还要来得更为强调与深入。

《拉辛正传》。

《拉辛正传》。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想像的是,《拉辛正传》最为核心的改动,应该还是在于社会与文化背景的细节方面。毕竟,虽然像是《阿甘正传》那些与越战相关的桥段,可以在《拉辛正传》中更改为其它战役,但像是真正生活化的背景与事物,才是足以影响这部电影是否显得自然真实,甚至是让人感到亲近恳切的主要原因。

《拉辛正传》。

《拉辛正传》。

于是,在《阿甘正传》里,主角是坐在公车站中,与旁边一起等车的人们陆续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而在《拉辛正传》里,由于印度的公车站往往人满为患,很难有慢下来好好聊天的余裕,因此也让编导将这样的背景挪动到一列横跨印度的火车上头,带来较为符合印度社会状况的特质。

《拉辛正传》。

《拉辛正传》。

 

阿甘的巧克力与拉辛的酥炸球

不过,要是你问我《拉辛正传》在这种文化转嫁手法中最为有趣的地方,那么从预告看来,则肯定非他们处理《阿甘正传》经典台词的方式莫属了。

在《阿甘正传》的开头,主角阿甘便曾说过:

「我妈总是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会吃到哪种口味。」

《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

而这样一句众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台词,到了《拉辛正传》里,则变成了另一个印度常见的街头小吃:

「我妈妈常说,人生就像酥炸球,也许可以让你吃饱饱,但你的心却想要更多。」

这样的文化转嫁,或许正是曾看过《阿甘正传》的观众们,在观赏《拉辛正传》时会感受到的另一种主要乐趣。

《拉辛正传》。

《拉辛正传》。

事实上,由于这两个版本的不同台词,也让我开始思考,要是台湾也来拍一部《小明正传》之类的东西,那么将可以写出哪些对应的台词呢?

「人生就像凤梨酥,你长大才知道里面其实是冬瓜,但因为相处久了,所以你还是比较爱冬瓜。」(在此向土凤梨酥爱好者致歉)

 

「人生就像太阳饼,你掰开就会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什么温暖的太阳。」(好像有点厌世)

 

「人生就像米粉汤,是粗是细不是用比较的,而是得看你在什么地方决定。」(嗯?)

 

「人生就像臭豆腐,外国人大多不喜欢,但在家乡肯定会有人依然爱你。」(正所谓世上只有妈妈好)

 

「人生就像盐酥鸡,月初点得多月底点得少,一切都是时机问题。」(老板麻烦九层塔多一点不加辣)

 

「人生就像槟榔,纵使看起来像吐血,但…有人…就…是…爱。」(我承认我没买过财哥Tee)

以上全是我个人的举例,不知道要是你的话,又会挑选哪项食物,作为你的人生明灯呢?




© 2021-2022 www.yingshiyingyuan.com

© 2022 影视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