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居礼夫人:放射永恒》: 人人都该认识且影响至今的诺贝尔科学家

影视影院影评人气:9299时间:2023-03-23 00:07:50

在20 世纪初期的欧洲,沙文主义普遍存在于种族、学术、性别等等各种领域。只是希望有个研究室,「抱歉,你只是个女人」;只是想要想要获得科学研究的补助,「抱歉,轮不到女性,而且你是外国人」;只是想在大学教书,「别开玩笑,没这种先例」;只是想亲自在诺贝尔奖现场演讲,「不方便让你长途跋涉」(真正的原因还是女性)。

但是,哇,总算获得诺贝尔奖了,「居礼夫人是我们法国人的骄傲。」

男尊女卑,沙文主义充斥的20 世纪初期欧洲,纵使再有才学,居礼夫人仍须面对因身为女性而遭受到的不公对待。

早期的学术领域,女性想进行科学研究,无法受到尊重;在法国,有种族歧视;在婚姻观念上,同时也有强烈的道德枷锁,这些都让性格刚烈又直来直往的居礼夫人,倍受拘束,深感钳制与压抑。

不过,居礼先生肯定是位相当了不得的男性,一开始居礼夫人对他既傲慢又无理的态度,都拒绝不了居礼先生渴望表达青睐的念头,可见他对居礼夫人的爱与欣赏,有多真诚又多浓烈。这两位科学家在一百多年前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再度点燃希望,相信世间真有男性爱上女性的理由,是因为他的聪明机智,而不是脸蛋身材。

只是,在两个女儿陆续出生,诺贝尔奖也即将入手之际,居礼夫人失去一生中最懂得她的才华的亲密伴侣──居礼先生。这场意外,根本是她人生中最大的玩笑与恶梦。然而,就在这场恶梦都还来不及清醒之际,随之而来的媒体霸凌与挞伐,更让居礼夫人受尽身心折磨。

居礼夫人与先生皮耶居礼的爱情故事令人向往,电影《居礼夫人:放射永恒》中的描述令人感动与不舍。

现实中,跌入如此人生的深渊,能有多少人能挺过;即使挺过之际,还有多少人能够再次站起。这种现实英雄少之又少,但是居礼夫人肯定就是这种狠角色。

居礼夫人天性中有种偏执又傲慢的性格,绝不放弃也绝不低头的韧性,让她不只挺过、站起,并且另创人生高峰。于是,就在经历丧夫与媒体霸凌之后,她不顾周遭流言中伤,径自挺起腰杆继续前行,不出几年,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人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光荣得主。

居礼夫人在经历丧夫与媒体霸凌之后,坚强面对研究之路,并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在第一次大战期间,居礼夫人虽然暂停科学研究,却深入医疗用运,制造流动的X 光机,帮忙拯救战乱中的伤兵。亲身参与战前医疗,是来自女儿的请求。居礼夫人不只自己成就非凡,也教育出另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也就是与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礼(Frédéric Joliot-Curie, 1900-58) 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的伊雷娜约里奥-居礼(Irène Joliot-Curie, 1897-1956)。

 

居礼夫人与科学遗产

《居礼夫人:放射永恒》这部电影值得欣赏有一另一理由:故事将居礼夫人发现的镭、钋、放射线,与后世的核能运用交互穿梭,透过三个场景的核能事件,创造出科学家的研究美意与现实应用之间的天壤之别。

居礼夫人将研究运用在医疗上,不仅制造流动的X 光机,也以雷射气为受感染的组织消毒,支援战时的医护医疗。只是,当有心人在取得居礼夫人的研究之后,是朝向死神的方向研究,为世界带来的将不是希望,而是厄运──降落在广岛的原子弹。

透过电影《居礼夫人:放射永恒》我们能再度深入了解玛丽亚斯克沃多夫斯卡–居礼以首位女性诺贝尔得奖者之姿改写历史的故事。

还好居礼夫人在离世前,不曾亲眼见过任何一场由她的研究而衍生的悲剧,甚至连辐射线对人体有害都尚未知晓。这也是为何他会一直沉迷于装有放射线的试管,随手将之放入口袋,或是握着闪耀着夜光的试管睡觉。只是,因为不知情,居礼夫人长期暴露于辐射线下,不只患有多种慢性病,最终也因为贫血虚弱而离开人间。

以前居礼夫人对我来说,只是个书本上四个中文字,是个平面而没有灵魂的科学家;看过《居礼夫人:放射永恒》之后,这位前卫的女性主义者,透过裴淳华(罗莎蒙派克,Rosamund Pike)的精湛演出,栩栩如生在画面上展现为一位有血有肉又有灵魂的科学家。与导演莎塔碧和图文插画家雷德尼一样,我也马上成为居礼夫人的粉丝,瞬间爱上这位活出自我也无畏眼光的先锋女性主义者。

© 2021-2022 www.yingshiyingyuan.com

© 2022 影视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