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后余生(Hostile)》是在金马奇幻影展「非一般爱情」主题中的一部法国电影,会对这部电影有兴趣主要是觉得预告片呈现出来的氛围还蛮有趣的,本质上看似是爱情片,却又加入了许多格格不入的元素:包括末日世界与怪物等等,感觉上有机会成为影展上的亮点。本片导演是来自法国的马帝厄图里(Mathieu Turi),由于是初次担任执导所以没有任何资讯能参考,所幸看完后不至于让人失望,但整体来说是还能更有趣点。
爱后余生即使面对的只剩─ 末日
《爱后余生》在开头马上就带给我《疯狂麦斯:愤怒道(Mad Max: Fury Road)》的既视感:女主角驾车在一望无际的荒野上寻找物资,看不到任何现代文明的迹象。若又是一个空降世界观恐怕会让观众感到乏味,然而《爱后余生》透过蒙太奇的手法穿插了许多回忆片段,那些回忆所发生的时间点,正是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文明还存在时,这就表示一定有「某种原因」造成现今的结果,而左右整部电影成败的地方刚好也在于此手法。
试图拼凑那些已逝的吉光片羽
先来讲优点的部分,本片藉由回忆与眼前的末日苍凉不断交错保持故事的神秘感。每个回忆片段都不会透漏太多与末日世界有关的资讯,到最后才慢慢拼凑出真相,因此观众为了看懂剧情就必须专注地看下去;缺点则是虽然片长只有短短83 分钟,不过却感觉很冗长。为什么呢?
首先,回忆片段占了这部电影一半的时间,以本片的性质来说什至比现在线还重要,可是回忆片段却缺乏张力──并不是说无聊到不行,某几个片段的时间点安排我还蛮喜欢的,都有契合到当下的情绪,但就是少了精采的起承转合。导演的想法别出心裁,他无疑是想创造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可是这段爱情的建立过程太过于笼统,就像是路上随便抓一对情侣看他们的故事一样,并没有让观众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最后虽然成功营造出凄美感,但观众却没办法完全地去感同身受,这就是为什么会说电影成败的关键都在这,倘若回忆片段中能有个强而有力的事件,那会更棒。
片中寓意各自咀嚼
《爱后余生》整体的氛围都让我想到去年的一部电影:《生存者(The Bad Batch)》,它的前译是「劣质爱情」,这两部片都以崩坏的文明世界为主轴,进而谈论奇异的爱情篇章。唯一不同的点在于《生存者》的反乌托邦意识较为明显,而《爱后余生》的寓意则较为模糊。单就电影当中的文明与爱情对比来看似乎又显得关联性不大,究竟导演只是单纯想表达爱情,亦或是有另类寓意,恐怕只能见仁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