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命运》(The Cobblers' Lot)
相较于冷酷严肃的《夜息》,英国的《鞋匠的命运》算是较为「轻松」的一篇故事,至少它浓烈的黑色幽默,足以令观众微微露出一丝冷笑。导演彼得斯柴克兰( Peter Strickland ) 借用古早默剧的风格,讲述一个荒唐无稽的爱情故事。
虽然它跟传统的民间谭一样,有暗恋公主的穷小子、争风吃醋的对手,以及考验真爱的险峻关卡,然而故事的发展却瞬间急转直下,导向让人跌破眼镜的喷饭结尾。这个故事就像人性劣根性的万花筒,即使没有怪物邪魔,它仍是全片最邪恶的一篇作品。
《异教徒帕纳格斯怎么了?》(What Ever Happened to Panagas the Pagan?)
希腊的《异教徒帕纳格斯怎么了?》与《鞋匠的命运》一样,皆是导演个人色彩强烈,且不按牌理出牌的作品。此外,比起外来的恐惧,它们更乐于探讨内在的邪恶。此故事藉由一只哥布林混入小镇庆典被发现后,惨遭人类凌虐的过程,对迫害非我族类的群众暴力提出尖锐的批判。
虽然整部影片宛如古装版的电音派对,不过无论在叙事口吻、语言运用,甚至是结局的安排上,它反而更贴近民间传说的结构及风格。
《地狱瀑布旁的罪女》(The Sinful Women of Höllfall)
不过这两则故事的批判炮火还没有奥地利的《地狱瀑布旁的罪女》来的辛辣猛烈,它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描绘一个禁锢女性身心自由的封闭社会,并狠狠嘲弄了在背后下指导棋的极端保守势力。
故事里的人们对女孩孜孜告诫「夜魔」的存在,殊不知弥漫在村落的偏见及暴力,才是袭击「坏女孩」的夜魔最佳的温床。此外,这则故事也罕见地给了一个大快人心的光明结局,或许其中隐含了创作者对当今社会的诚挚期许。
《当心瓜头人》(The Melon Heads)
至于八个故事中表现最差的,则非美国的《当心瓜头人》莫属,电影意图以科幻恐怖片的形式为民间传说翻案,但生涩的剪辑手法,与令人啼笑皆非的瓜头人造型,让这个怪诞的故事无法激起一丁点的恐惧火花,最后只能靠硬塞进去的悲惨结局,勉强让它维持恐怖片的模样。
根据密西根当地的传说而绘成的图片
幸好除了这段之外,「完全邪恶指南」还是维持了平均以上的整体水准。对恐怖电影爱好者来说,这仍是一顿口味丰富的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