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在金马国际影展上与台湾影迷见面的《完全邪恶指南》( The Field Guide to Evil ),它的原文片名有着「田野调查」的含意,而且片中以不同国籍的导演,改编家乡的民间奇谈作为电影卖点。乍看之下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不过本片收录的八部作品其实跟制片经手过的恐怖合集《26 种死法》( The ABCs of Death ) 系列一样,多半只套用地方传说的外皮,骨子里还是导演的原创故事。
虽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且八部作品的执行成绩参差不齐,但它还是有不少亮眼之处,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介绍吧:
《红女人》(Al Karisi)
土耳其的《红女人》是全片最恐怖,也是成绩最优异的作品,无论是首尾呼应、气氛掌控,以及演员演技等要素都表现的可圈可点。表面上,这是个新手母亲与企图夺走婴儿的妖婆缠斗的故事,但它在重塑民间谭之余,其实也反映了女性在家中孤立无援的困境。
对肩负育儿与老人照护压力的女主角而言,无孔不入的邪灵反而更像自己的心魔,让她疑惑自己该履行母亲的责任,还是丢下一切一走了之。故事的绝望结局,似乎也暗示了这场天人交战的最终抉择。
《坎德勒与魔女》(Kindler and the Virgin)
波兰的《坎德勒与魔女》则是口味最清淡的一篇,但剧中对人类贪婪欲望的描写,仍令人不寒而栗。坎德勒原是平凡人,却在森林魔女允诺赐给他无穷尽的智慧及权力后,为了实践魔女的预言而走上不归路。
故事的最后一幕可说是神来之笔,坎德勒试图兜售与恶魔交换的知识,而被当成狂人遭到监禁。他在囚室疯狂地写着战争预言时,监狱外头早已响起连天战火。我们不清楚他的邪恶知识是否已被人利用,但他的笑容早已说明了一切。
《恐怖皇宫》(Palace of Horrors)
印度的《恐怖皇宫》以巴纳姆(PT Barnum) 马戏团的真实历史为蓝本,编织出虚构的冒险奇谭。贯穿全片的黑白影像与静态照片,为电影添加诡异的不安气息,而深锁在皇宫地下室里的神秘生物,则令人联想到克苏鲁神话(Cthulhu Mythos) 的恐怖路线。
然而它真正的恐怖并非来自「难以直视」及「难以言喻」的隐形恐惧,而是看似神智清晰,却在故事尾声揭露疯狂面貌的叙事者。这个不可靠的叙事者,也让故事的真相再度回到浑沌不明的暗影中。
《夜息》(A Nocturnal Breath)
德国的《夜息》无论在色调、光线或剧情上,都展现了黑暗沉郁的冰冷风格。虽然故事的节奏掌握得宜,惊悚效果也极佳,但整场观影的经验就像在深不见底的海水中载浮载沉,看不见尽头,也看不到希望。即使故事将重点放在一对兄妹阻止附身妖物的奋战过程,不过它最耐人寻味之处,恐怕还是这对兄妹的微妙关系。
虽然电影并未明说,但从哥哥拯救妹妹的方式,以及妹妹最后令人费解的举动,或许观众都能找到自己的解释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