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挑衅抑或是启发?
对建筑师出身的杰克来说,杀人跟盖房子一样,皆是务求精准与美感的创作活动。被害人在他的眼里,与建筑用的素材无异。杰克既不迷恋他们的特征,也不以品尝他们的痛苦为乐,只是木然的将遗体收纳、拍照、冷冻与组合。在与维吉的对谈中,杰克狡狯地将「艺术从生活取材」的观念纳入杀人哲学的一环,暗指艺术创作者都跟他一样,只会将活的生命转化为死气沉沉的图像与概念,事后又沾沾自喜创造了伟大的艺术。这段话无疑的是导演的自我解嘲,而且他甚至还剪入自己的旧作片段。身为一位以挑衅观众为乐的创作者,拉斯冯提尔藉由影像,不断地引发观众不适、错愕、反感或震惊的反应,只为了让观众从电影的梦境中惊醒,进而拥抱真实的人生。但另一方面,他也必须面对创作时出现的自我矛盾与怀疑。《杰克盖的房子》既是导演写给影迷的忏情书,也是种自我明志。在厌恶他的观众眼中,或许他就像无恶不作的杰克般,理应下地狱,但即使如此,他也是秉持自己的意愿跃入深渊。杰克为了离开地狱,而用尽毕生精力的最后一跃,可说是导演自由意志的真实写照。
相较于片中点到为止的血腥镜头,《杰克盖的房子》真正令观众感到恐惧不安的,其实是拉斯冯提尔展现的泰然自若,以及片中对暴力不带感情、若无其事,甚至带有强烈黑色幽默及超现实味道的描写视角。就像《大快人心》( Funny Games ) 或《亨利:连环杀手的肖像》(Henry: Portrait of a Serial Killer) 等片一般,导演将选择权交还给观众,让观众自行决定如何看待杰克的一言一行,并迫使观众面对内心的真正想法,或油然而生的罪恶感。正所谓观众的参与,才能造就一部完整的电影,无论我们观影时露出的是不屑一顾的僵硬冷笑,或恍然大悟的会心一笑,或许我们于不知不觉间,都在拉斯冯提尔的算计下,成为构成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