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就是世界末日》( 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就算路易踏上离开12 年不曾回去的家乡,面对关系紧张一点就爆的家庭关系,还得找机会宣布自己罹患绝症,那又如何?不过就是世界末日──这部由年仅29 岁便已斩露头角的天才导演: 札维耶多蓝( Xavier Dolan ) 执导,荣获坎城评审团大奖的剧情片并没有得到影众和媒体好评,我并不质疑评审的决议,但是媒体说得对, 多蓝这部《不过就是世界末日》,确是一部尖锐狂啸的作品。
玛蒂尔:「下次你回来,我们会准备得更好的。」
以我的坎城经验来说,这部电影的台词很多,甚至是以「对白」来推动剧情:久违12 年的家庭聚会不曾平和地结束过一次对话,哥哥安东与妹妹苏珊娜几乎只要一开口就争吵,试图缓颊的母亲玛蒂尔也并非温柔属性;当你以为他们吵得不可开交时,下一秒又可能展露笑颜,激烈的言语冲突分不清是爱是恨……也许这就是电影想传达,存在于家人之间模糊的界限,彼此相斥又共存,独留嫂子凯萨琳和路易像个局外人看着一切发生。
以下影评涉及剧透,看了顶多世界末日嘛〜
当这个「家」失去了路易
路易离家的原因最后没有明说,虽然提到同志取向,但他更排斥担起家庭责任这件事,正因为如此,路易12 年前断然离去的影响远远超过想像。
暴躁不受控让安东总像只剌猬保护脆弱的心,举起的拳头暗示暴力或自残的倾向,他不适合担当一家之主,也失去渴望自由的权利;苏珊娜崇拜那位不存在于童年回忆,与其说是亲人更像是偶像的名作家哥哥,富有艺术才华却迟迟无法前进。我们都看得出来这个家失去路易之后有多么不堪一击,相互埋怨又紧紧相依,成为彼此向前的阻力,路易像是把全家人的和平与勇气都在当年一起带走,成了唯一自由的小鸟。
当路易失去了这个「家」
对路易而言,「家」始终无法和避风港划上等号,透过无足轻重毫不在意被邮差看见的明信片,堆叠出惦记家乡的假象;保持平和的口气,无关紧要的闲聊,避开与哥哥之间的「谈谈」,他身为儿子、哥哥、弟弟的重要地位,又维持在外人的距离。
剧情透露出许多可能是芥蒂的问题,例如性向、同父异母的关系,但这些都不曾化为恶意的字句出现在对话中,无论是充满敌意的安东,或是兴奋欢迎的苏珊娜,也许都只是感到寂寞和羡慕,希望这个走出家乡见过世面的人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然而路易最后的示好(应玛蒂尔的要求) 又决然道别,让安东长久压抑的情绪像个孩子般爆发。
也许是不让他们再接受无法承受的打击,路易直到最后仍然没有说出回家的目的,只是履行作为家中一份子的责任,悄然离去。这也许是他为家人做过最带感情的事,也是为自由付出的代价──独自垂死。
心胸是狭窄的,景框也是
相较自始至终爱恨参杂的攻防战,运镜和剪辑上显得更有变化起伏。配乐强调剧情转折,大量特写捕捉每个表情的背后情感,狭窄景框不留一丝喘息的空间,只能在回忆中暂时远离现实的纷扰。炎热高温、雷电交加与昏黄落日,从路易的抵达到离开,短短时间历经三段变化,就像反映关系间的压力、冲突与别离。
《不过就是世界末日》的表现手法也许无法满足每个人,但电影想传递的并不只是表面的家庭纷争。也许我们都对「家」这个字冠上太过崇高的定义,忽略所谓「家人」也不过是人,都有自己想得到的、想脱离的,但是当你们成为亲人,就注定得彼此扶持与牵制,存在于相爱与相恨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