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 hair reminds me of a warm safe place Where as a child I'd hide And pray for the thunder And the rain To quietly pass me by”
还记得枪与玫瑰的经典名曲<Sweet Child O' Mine>,写出童年时期身为一个孩子在风雨雷电之际,有个温暖安置之处,可以躲藏在里头默默祈祷能悄然度过这一切。通常人们称这样的避风港为「家」,但在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Andrey Zvyagintsev )所执导的电影《当爱不见了》(Loveless)当中,12岁男孩艾力西的家庭不但无以为避,甚至「家」就是他生活中风雨雷电的根源。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在该着力之处刀刀见骨
艾力西的父母感情早已失和,彼此怨怼不满连日争吵,各自想成立新的婚姻与家庭。而夹在这段令人失望的关系中,艾力西觉得自己的存在成为了爸妈展开新人生的羁绊,然后有一天,他失踪了。
很遗憾地,这个故事真的一点都不遥远,类似的家庭寓言绝对不是只在俄罗斯上演。所以要说好这出戏,使它成为一部真实可信,又令人能全程屏息贯注的作品,《当爱不见了》懂得在该沉默的时候留白,给观众自己思索寻味的空间,也在该着力之处下笔得刀刀见骨、掷地有声。
就像令人印象深刻的首尾片段,尖锐急切的琴音与荒凉冻人的雪地空镜头,两者搭配之下看似什么都没说,却也什么都说了,或者,是这些人物的遭遇根本难以被说清。
到底有没有所谓“对的人”
本片故事聚焦在一个小家庭,但从旁延伸牵涉到各自的新爱人,往上又回溯到女主角原生家庭的遗毒,甚是男主角服务的大企业所施加的潜规则枷锁,一切就像片中冰雪风霜的凄寒之景,生命的温度与热情不停地流逝。
有意思的是,男女主角在与新交往的对象相处时,又会重返谈情说爱的浪漫状态,尤其女主角切换至容光焕发的神情,极为精准。他们唯一的默契是都说自己从没真正爱过,过去那段婚姻是年轻时的谬错,现在遇到的爱人,才是最好最合适的。可是我们看到片末,新的人生轨道已然铺开,男女主角的眼神却是空洞的,电影好像在告诉我们这将会是无爱的循环,即使没这么悲惨,也不如预期的幸福雀跃。这代表的是他们又找到了错的人,还是终究不会有所谓对的人呢?观众可以有自己的解读。
至于寻找失踪艾力西的过程,也是本片一大篇幅,从公部门的尸位素餐、推诿卸责,到民间团体的分工作业程序,均将现实环境的面貌摊给观众看。我们也许都看过小孩失踪的剧情,但将寻人流程毫不马虎地还原,这是我看到的第一次,观影时一颗心悬吊在半空中,因凝滞的进展而无法松懈。后来当大伙找到艾力西与唯一朋友的秘密基地时,我感到更加揪心,那是一栋废弃危楼,残破脏乱不堪,一不小心还可能因触碎裂玻璃而受伤。这样危险偏远的地方,却是这个男孩最常去的秘密基地,可见他的家庭已然失温、失能,叫人心疼。